中秋节,跟随纪录片拍摄人类登月之旅

中秋节始于唐初,盛行于宋代。到了明清时期,它已经成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与春节一样有名。中秋节的晚上,月亮很亮,古人把满月当作团圆的象征。因此,8月15日也被称为团圆节。从古至今,人们常用满月和缺月来形容喜怒哀乐。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住在其他地方的游客都很亲切。唐代诗人李白仰望天空的明月,低头思念家乡。杜甫的今天是白露突然想起他的远亲。王安石宋诗春风从长江以南千里吹来,问明月何时能依我而归,都是透过月亮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今天是中秋节,推荐了四部人类探索月球的纪录片,在看满月的时候,揭开了美丽月亮的神秘面纱。

魔幻之月

神奇沙发(2018)

血月、超月和月全食。由Bilibili和英国广播公司联合制作的神奇之月带你去探索月球的美丽,并了解它对我们的自然世界的影响。夜间拍摄月球是很困难的,但是新的微光相机和数码望远镜最终可以在自然光中捕捉到月球的表面,这里面有着全球性的美丽。在南太平洋深处,珊瑚礁与月相同步生长。亲身体验香港的中秋节,整个城市都被月亮迷住了;在美国,看月全食,白昼变成黑夜。在这次奇妙的月球探险中,从新的角度欣赏神奇的月亮。

月球之谜

主题(2006)

人类的祖先被月亮迷住了,在日历或文字出来之前,用月亮的阴影和圆圈来计时。但自1972年以来没有人去过月球,我们的注意力转向太阳系中其他迷人的卫星。科学家在木星卫星欧罗巴的海底发现了火山热源,因此他们相信月球上可能有生物,因为地球上的生命也是一种来自海底的火山热源。这部电影结合了阿波罗任务的历史图像、美国宇航局和欧洲航天局提供的信息和照片,以及对登月活动人士的采访,以探索人类对月球和其他卫星的迷恋。

我们真的需要月亮吗?

下针(2011)

我们每个人都很熟悉天空中的月亮。但如果月球不是现在的位置呢?它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地球上的生命?在这部电影中,太空科学家、月球狂热研究者马吉亚丁·波科克博士将彻底分析我们与月球的密切关系。

阿波罗11号

阿波罗11(2019)

艾美奖纪录片导演托德·道格拉斯·米勒领导了一个制作团队,与美国宇航局和国家档案馆密切合作,收集了阿波罗11号50年前登陆月球以来的所有纪录片片段。第一次,首次发现了从未曝光过的70毫米珍贵碎片,以及记录整个登月任务的11000多小时谈话录音。该团队还以8K的分辨率对这些有价值的图像进行了数字化修复,并以有史以来最高像素展示了阿波罗11号登月之旅。这部电影不仅让观众登上月球,而且在电影史上迈出了一大步,并在2019年获得了第35届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的纪录片奖提名。

监事:何素柳

主编:韩非

职责:吴和坤张家琦

编辑:吴和坤